這是來自修習廣電系「獨立專題」課程,由卓庭伍老師指導的影片作品集結,本班以「待轉倒數」為名,邀請你一同進入畢業生的八部劇情片中,聆聽他們在創作最後一哩路的吶喊與呢喃。
除夕午後,以珊和爸爸忙著迎接奶奶的到來,卻發現忘記準備水餃皮,只能趕在市場關門前奔波採買。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封郵件、一通電話,徹底打亂了這個除夕⋯⋯
一位離婚後獨自生活的父親,試圖用燈向兒子傳遞言語之外的情感。
女人獨自上山露營,享受大自然的寧靜,一位陌生男子卻比他先出現在營地裡。最初他並未在意,但隨著時間過去,女人發現這名男子並不單純。
重返高中教室,又萱與記憶中的凱毅再次相遇。兩人一邊尋找遺失的書本,一邊拾起未曾說完的話語,穿梭於回憶與現實之間,又萱逐漸拼湊出那段來不及道盡的遺憾。
某天徵信社成員何勇接手到網紅林莉的委託案,這對昔日好友因突然其來的爆料事件而再次重逢,兩人也因這件事情不得已重新有了聯繫,從彼此心存芥蒂的關係開始,在共同解決事件的過程中逐漸展開合作,揭開了這一場被經紀人精心策畫的陰謀,同時也舒緩了彼此的關係和找回了被忽視的自我。
在徵信社擔任調查員的蟾蜍,某天接到高中生小科的委託,想要擺脫媽媽的控制。蟾蜍從小科身上看見了自己和母親關係的影子,因此將個人情緒帶入任務中,一廂情願的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幫小科解決問題。
魏曉玥是一名大四廣電系學生。在畢業製作的過程中,他以演員「小玥」的身分,與導演反覆討論角色的內在狀態與表演詮釋。隨著排練與對話推進,雙方對角色的理解產生裂縫,創作界線逐漸模糊,討論變成一次次情緒的衝撞。而鏡頭悄悄捕捉下那些未曾寫進劇本的瞬間⋯⋯
逃避面對自己的男人,被迫面對自己的選擇,直到最後一刻。
本次影展邀請到二位評論人,分別是:
台中豐原人,政大外交系,後旅居歐洲,獲捷克布拉格影視學院電影導演碩士。首電影長片《蚵豐村》獲義大利都靈影展奇布蒂獎,並獲選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影展主競賽、韓國全州影展國際競賽、台北電影節、雪梨台灣影展開幕片。曾共同執導影集《國際橋牌社》第二季。
宜蘭人,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畢業,研究興趣為台語片及台灣電影史,也熱衷於影人口述歷史。現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策展組組長。
在為期三天放映的四個單元中,我們看見家庭的溫度、情感的拉扯、現實的荒謬與自我的崩解,這些角色有的理解,有的爆發,有的慢慢學會說再見。
而現在燈亮了,謝謝你們與我們一同等待、倒數,然後出發,實體畢展雖然結束,但創作不會停止,希望下一個路口,我們還能在影像之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