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學生交換心得

首頁 / 交換獎助 / 學生交換心得
::: :::
日期:2024-06-18

【圖、文/黃薇心】

以下列出五個我這學期做了覺得很有用的事!

1. networking and coffee chat

台灣沒有這個文化,但在美國職場除了大家都會用 LinkedIn 之外,在學生階段還常常有 networking events,就是讓你有機會認識業界人士的活動!像我參加的 business club 就會辦 networking events,讓我接觸到劇場工作者還有 NBC 的主管,也會有 LinkedIn 主管、Netflix 主管之類的來自各大公司的人,跟他們聊聊還滿有趣的!有一次我還遇到一個 Lucafilms 的員工,他知道我是台灣人後,跟我說他們公司有一位很厲害的美術就是台灣裔的,也給我很多鼓勵。

Coffee chat 不一定要喝咖啡,甚至也可以是線上的;不管是社團幹部、還是業界人士,都可以約他們 coffee chat。我有一堂課上請了前 google 主管、現在做團隊訓練的人上課,我之後又跟他約 coffee chat 聊了一個小時,覺得幫助很大。

2. office hour

有些人去教授的 office hour 是為了問課上的問題,有些人是為了讓教授記得、可以幫他寫推薦信。我原本也不覺得自己需要去 office hour,後來我還是把每堂課的 office hour 都去了一次。其實去 office hour 什麼都可以聊,像我對課程沒問題,我就會把教授的生平查一遍,畢竟能在名校教書肯定是有料的人,去聊他們的經歷也很有趣,或是我有請一個助教幫我看了半小時的履歷,還有一堂很涼、學不到東西的課,我原本很不喜歡,我就去 office hour 問教授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聽他講完我就有比較願意認真上課了哈哈哈。反正至少也能當去練習講英文,不吃虧!(但通常會有意外的收穫!)

3. auditing

因為國際生在 UC Berkeley 選課的序位是最後一個,所以我們其實也選不到什麼好課(我之後會在國合處的交換心得大力寫 UC Berkeley 交換的缺點^_^);這樣其實很虧,因為我們一學分繳 750 美金結果只能上這種課^_^ 後來想想,其實旁聽滿不錯ㄉ,不用花錢、不用交作業、又可以學到東西,而且根據我精密的計算,一小時的課學費要台幣 1500,後來我就秉持著每小時賺 1500 的心態,除了上課之外的時間整天都在旁聽 xd

旁聽也是有技巧的。因為我是學期中才開始旁聽,很怕問了教授他會不願意收我,所以我會先查好教室的大小,如果是 50 人以上的大教室我就會混進去 xd 從政治學、商學院的課,到一堆電影系的課,像是電影美學、亞洲電影、電影歷史、酷兒電影、實驗電影等等我都會去聽。

我覺得出國讀書很難得的是認識一門專業的不同語境。在台灣,傳院的人讀很多羅蘭巴特、班雅明,但國外的人可能更關注不同學者;在台灣,老師教小津安二郎、奇士勞斯基,但在美國會有人給我看南美洲的電影,或是從西方的角度分析李小龍,我都覺得很有趣!

4. volunteer

除了在學校上課,走進社區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Berkeley 有很多遊民,而我在一個照顧遊民的組織當志工,每個禮拜去幫忙準備食物,可以跟員工還有各種不同背景的志工聊天,發食物的時候也可以接觸到很多不同遊民。

有一次我跟著 food pantry 車到遊民住的鐵道旁發物資。親眼看到他們的住處時,我好想紀錄下來,卻不敢按下快門──把別人的日常當成獵奇是很殘忍的事情。因為沒有限制物資的數量,想要多少就可以拿多少,所以跟每個人都有很多可以聊天的時間。那天回到機構,有一個女生坐在路旁,一邊吸粉、一邊遞給我們對著我們笑,我們給了她一顆蘋果,然後拖著物資走回廚房。

5. free resources

其實學校有很多資源,只是看你知不知道而已。RSF(健身房)有各式各樣的免費課程,我幾乎每個都有去上過;學生在 Berkeley Marina 可以免費 kayak,我也有花 25 美金上兩天的 windsurfing 課;每個禮拜可以去 food pantry 拿一次食物(所以我在美國從來沒煮過肉,因為 food pantry 沒有發肉給我^_^)還有很多校內、甚至是校外的組織活動可以參加(像是留學生的好朋友:教會),我甚至連以色列組織做公益麵包的活動都去參加過。


當初在猶豫要不要花七十萬去美國半學期,怕不值得。「妳會讓它值得的。」黃楷翔說。其實到現在我也還是很難說到底值不值得,但至少我是真的過得很充實!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