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物專訪

首頁 / 系所友會 / 人物專訪
::: :::
日期:2020-05-29
本系蔡致遠系友及當屆同學合照

本系蔡致遠系友及當屆同學合照

本系蔡致遠系友及當屆同學合照

本系蔡致遠系友及當屆同學合照

本系蔡致遠系友及當屆同學合照
本系蔡致遠系友及當屆同學合照

撰文:黃嵩荃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面對大千世界丟出各式各樣的課題,你有你的答案嗎?過去就讀廣電系的蔡致遠老師在大三的時候找到了他喜歡的答案:經濟學。大學畢業後,蔡老師一路攻讀經濟學,並赴美取得博士學位。2018年的時候,蔡老師回到母校國貿系任教。過去廣電系的同學不論是仍在傳播領域奮戰(包含編劇張可欣、導演施佑倫、主播許貴雅),或是轉戰金融、其他業界,如今都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看著大家走的路這麼不同,老師笑說:「行行出狀元吧!」

 

時間推回二十年前,那個滿城哈日風潮,電視台充滿日劇的時代。當時流行日本版的《惡作劇之吻》,愛看電視的蔡老師有感於鄉土劇未能拍出這樣的質感,因此希望未來能投身拍片行列,拍出他喜歡看的電視劇。蔡老師說他真的很愛看電視,舉凡戲劇、綜藝,各式各樣的電視節目都看。即便現在三十多歲,追起劇來也是沒日沒夜,七十多集的《甄嬛傳》不到一個禮拜就把它看完。然而,這麼愛看電視的蔡老師在進入廣電系之後,確實也走過一段迷惘的時期。

 

剛開始蔡老師想嘗試廣播,但在聽音樂的品味上,老師自認都聽「芭樂歌」,和電台裡口味多元的學長們實在相去甚遠。廣播好像不太適合。那麼影視呢?實際投身拍片之後雖然覺得有趣,但花一天的時間拍攝最後只能剪出五分鐘,老師自認不是一個浪漫的人,決定當觀眾就好。拍片太辛苦了,那當記者會不會好一點?老師伸出拇指與食指摩擦了幾下,當時的記者相較有「錢」景,社會地位較高,記者似乎不錯。

 

「我後來去學經濟學這一段也是和我想當記者這一段有關係…你要知道政治才能報導政治的東西,要知道經濟的東西才能報導經濟,你要有背景知識…」蔡老師表示當時廣電系的課程安排有五選三的制度,必須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學科中選修三門,作為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同時也是看待世界的不同觀點。對蔡老師而言,傳播學院是一個眾聲喧嘩、多元觀點的地方。在翁秀琪老師的課堂上,舉凡《安卓珍尼》、《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等等,學生必須閱讀各式各樣的文本,並在課堂上提出討論。當時候的同學們在課堂上各執一方,振振有詞,激發了蔡老師對自己的提問: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是什麼?在圖書館找答案的過程中,蔡老師想釐清馬克思的思想,卻偶然找到一本以經濟學角度切入的書。以為經濟學和其他會科學一樣著重論述的蔡老師未曾想過經濟學會有一堆數學。為了進一步理解「剩餘價值」這些概念,蔡老師便前往經濟系修習朱美麗老師(現為副校長)的經濟學。

 

「經濟學有很多數學……數學可以給你一個對的答案,很懷念這種感覺。」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眾聲喧嘩的傳播學院一度帶給蔡老師焦慮感,甚至原本對拍片的美好想像也在看到真實情況後果斷放棄。經濟學的標準答案在當時帶給蔡老師安全感。他找到了他看世界的方法,開始雙主修經濟系。對於當記者這條路,老師坦承:「我如果真的想當記者的話,我當初就去唸新聞系了……還好後來找到經濟學是我真的喜歡。要不然我沒有找到這個(真正的興趣)去當記者,沒有那麼喜歡,可能做一做搞不好也做不久……」

 

如今在商學院任教,蔡老師表示商學院學生也不一定喜歡經濟學。然而,蔡老師鼓勵學生探索自我,作為老師會盡力幫助學生,如同過去老師對他的幫助。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性,有些人允許模糊,有些人必須精確。蔡老師回顧自身的家庭背景帶給他的影響表示:「雖然我贊同多元,但我希望自己能有個標準。」蔡老師認為自己比較適合有標準答案的學科。然而,在經濟學以外的世界還有諸多的可能性,蔡老師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法,沒有對錯可言。那份多元開放的態度,老師認為是過去傳播學院帶給他的禮物。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