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鈺婷採訪報導
滿櫃的音樂專輯,牆邊的吉他和譜架,靦腆的笑容,這是盧建誌給人的第一印象。
「雖然我是法律背景,但對音樂產業比較有興趣。」盧建誌坦言,自己明明是去美國讀法律,卻因興趣加入了音樂系的樂團並於其中擔任吉他手。然而,以此為契機,他開始修習許多音樂系的課,並在異國社會文化的薰陶下,增添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想法。
在美時期,盧建誌結合專長與興趣,在藝文產業的科技創新、著作權、行銷法規等方面皆有所研究。他表示,國外音樂產業的商業模式和樂手的多樣性,相較台灣創新。如今是網路的時代,音樂產業已經從傳統的卡帶、CD進入網路串流模式,也就是所謂的「新媒體」。產業轉變過程中碰到的許多困境,如人工智慧、網路的授權、政府的管制等,是他在美國接觸到的議題,也是這整個世代即將面臨的新挑戰。
另外,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也是各個國家在發展科技時要思考的事。在美國,人們會去審視這個平台是否有給予每個族群、每種文化公平發展的機會,這點對台灣來說也同樣重要。台灣有著多元的文化背景,從閩南、客家、原住民到新移民,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台灣原住民的音樂就讓國外驚嘆連連。也因此,台灣要如何在國際化的同時去彰顯我們的多樣性,值得我們去思考。
除此之外,整個音樂產業的運作也逐漸匯流,個環節不再獨立運作,資訊和影視方面尤其明顯。如今單純聽音樂的人已經很少了,人們在youtube欣賞歌曲時通常會連影片內容一起接收,所以將來在音樂產業的學習上,要把規模拉大,從聲音、影片,甚至到經營管理、創業等都可以去了解。基於這個理念,盧建誌在課堂上經常邀請各界的人來分享自身經驗,如英國唱片公司的老闆與同學分享創業經驗;kkbox的合夥人(同時是回聲樂團的主唱)吳柏蒼和同學進行產業相關的座談會等,他表示「傳播學院的優勢之一是跨領域,我們有能力去統合創新(innovation)、管理(governance)和創業(entrepreneurship),能做到跨學科。」
盧建誌也認為,學生時期能與產業接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在課堂舉例多採實際案例,也讓學生自己嘗試規劃個案,更安排了許多次的企業參訪。學生們於一學期內,就去了kkbox與台灣微軟總公司兩處,不只學生,老師們也一同前往學習。
課堂之外,他也邀請到美國、泰國、英國的學者來台進行交流。更有計畫協同系上音樂專長的老師,在未來開設流行音樂方面的課程,課程內容除了音樂,也會有娛樂法、科技產業等不同領域的討論。
談到給學生的建議,盧建誌笑著道,政大是個人文風氣盛行的大學,校內經常舉辦藝文演出,學生們相較他的學生時代有更多參與活動的資訊和管道,不像他當時總要拿著《破報》,追著上頭的爵士樂演出滿城跑,因此他希望學生能把握這些機會多參與藝文活動,對於學傳播的人來說,欣賞及參與演出是很重要的。
最後,盧建誌鼓勵學生多發言、多提問,要求學生主動學習而非只是傳統式地聽講,同時,他也期許自己的學生能有冒險的精神,勇於嘗試不同事物,讓自己的所說所做替身處的產業帶來新的影響。「一旦創新,你就敢跳出來說一些別人不敢說的。」盧建誌提到有些人能夠在工作中找到不同於以往、值得嘗試的新作法,而現在社會需要的就是這種能量,他堅定地說:「政大傳院的學生都很會思考,能夠將不同的事物統合起來,轉化成屬於自己的聲音。」
【小檔案】
盧建誌助理教授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法學院 博士
研究專長:娛樂法、智慧財產權法、網路治理、媒體創新與數位創業
授課領域:傳播法規與倫理、數位媒體與娛樂法、人工智慧與網路治理、新媒體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