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期】廣電給你報
本校蔡琰教授於 109 年 2 月 1 日起退休。
Q:在政大這樣並非擁有戲劇科系的學校,推行戲劇到目前為止您看見的變化
早期政大只有新聞系,徐佳士老師當時認為傳播學院應該要有一個劇場跟戲劇課!因此戲劇概論這個課最早期是從新聞系過來的。後來隨著課程規劃的轉變,戲劇概論從必修變成選修的三選一、五選一,到現在的不分系選修,即便已經變成無硬性規定學生選課,但學生們的熱情一直都沒有改變,而且感覺是越來越熱衷…閱讀更多
國別/學校名稱 |
系所 |
教育程度 |
美國/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教育學系 |
博士 |
美國/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教育學系 |
碩士 |
美國/美國北德州大學 |
戲劇學系 |
碩士 |
台灣,中華民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
戲劇學系 |
學士 |
校內本職 |
|||
職稱 |
部門/系所 |
擔任職務 |
起迄年月 |
教授 |
廣播電視學系 |
|
2000 年 8 月~2020 年 1 月(退休) |
副教授 |
廣播電視學系 |
|
1992 年 8 月~2000 年 8 月 |
系主任 |
廣播電視學系 |
|
2005 年 8 月~2007 年 7 月 |
科技部一覽 |
|||||
107 |
數位時代影視文本特色:以退休故事與新時空論述再檢視經典敘事理論 |
蔡琰 |
計畫主持人 |
2018年08月 ~ |
科技部 |
102 |
數位相片、家庭生命故事與代間學習電腦對傳播和後喻文化的影響(3/3)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15年08月 ~ |
科技部 |
102 |
「敘事傳播:故事與人文觀點」專書寫作計畫(3/3)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15年08月 ~ |
科技部 |
102 |
數位相片、家庭生命故事與代間學習電腦對傳播和後喻文化的影響(2/3)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14年08月 ~ |
科技部 |
102 |
「敘事傳播:故事與人文觀點」專書寫作計畫(2/3)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14年08月 ~ |
科技部 |
102 |
數位相片、家庭生命故事與代間學習電腦對傳播和後喻文化的影響(1/3)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13年08月 ~ |
科技部 |
102 |
「敘事傳播:故事與人文觀點」專書寫作計畫(1/3)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13年08月 ~ |
科技部 |
101 |
老人傳播研究的思辨理路與創新性:進階理論建構之提議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12年08月 ~ |
科技部 |
100 |
新聞圖文影音交錯的故事空間:從平面到電子頁面之論述方法及理論應用(2/2)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12年08月 ~ |
科技部 |
99 |
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2/2)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11年08月 ~ |
科技部 |
100 |
新聞圖文影音交錯的故事空間:從平面到電子頁面之論述方法及理論應用(1/2)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11年08月 ~ |
科技部 |
99 |
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1/2)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10年08月 ~ |
科技部 |
97 |
新聞與想像:從解構老人新聞到建構新聞記者之敘事藍圖(3/3)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10年08月 ~ |
科技部 |
98 |
傳播與敘事:以「生命故事」為核心的理論重構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09年08月 ~ |
科技部 |
97 |
新聞與想像:從解構老人新聞到建構新聞記者之敘事藍圖(2/3)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9年08月 ~ |
科技部 |
97 |
新聞與想像:從解構老人新聞到建構新聞記者之敘事藍圖(1/3)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8年08月 ~ |
科技部 |
96 |
新聞訪問與敘事:理論建構的提議(1/2)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07年08月 ~ |
科技部 |
95 |
熟年世代新傳媒與老人自我形象及社會角色建構的關係:報紙、電視、電腦與網際網路所傳播之象徵系統對老人參與社會組織之影響(2/2)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7年08月 ~ |
科技部 |
95 |
熟年世代新傳媒與老人自我形象及社會角色建構的關係:報紙、電視、電腦與網際網路所傳播之象徵系統對老人參與社會組織之影響(1/2)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6年08月 ~ |
科技部 |
95 |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4/4)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06年08月 ~ |
科技部 |
94 |
老人情感與記憶在觀看電視中扮演的角色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5年08月 ~ |
科技部 |
94 |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3/4)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05年08月 ~ |
科技部 |
93 |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2/2)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04年08月 ~ |
科技部 |
92 |
情感作用於電視劇解讀的方式:從老人觀眾詮釋故事意義中尋找「好看」的線索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3年08月 ~ |
|
92 |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1/2)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2003年08月 ~ |
|
91 |
老人與大眾傳播情境(2/2)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2年08月 ~ |
科技部 |
90 |
老人與大眾傳播情境(1/2)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2001年08月 ~ |
|
89 |
電視劇審美心裡探析:老人觀眾『涉入』與『距離』的遊戲 |
蔡琰 |
計畫主持人 |
2000年08月 ~ |
|
89 |
新聞報導如何再現事實?語言層面的探討---電視新聞論述 |
蔡琰、臧國仁 |
計畫主持人 |
1999年08月 ~ |
科技部 |
89 |
報紙新聞之敘事結構與論述方法 |
蔡琰、臧國仁 |
共同主持人 |
1999年08月 ~ |
科技部 |
87 |
電視劇類型與觀賞心理之互動性研究 |
蔡琰 |
計畫主持人 |
1997年08月 ~ |
科技部 |
83 |
電視戲劇類型公式結構 |
蔡琰 |
計畫主持人 |
1993年08月 ~ |
科技部 |
82 |
電視戲劇節目聯繫解釋與社會化弁? |
蔡琰 |
計畫主持人 |
1992年12月 ~ |
科技部 |
非科技部一覽 |
|||||
99 |
服務科學研究中心主計畫(Succeeding through Service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with Service Science Part III) |
張欣綠、張郁敏、洪叔民、黃國、連耀南、蔡子傑、蔡琰、苑守慈、苑守慈 |
子計畫計畫 |
2010年07月 ~ |
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
98 |
服務科學研究中心主計畫(Succeeding through Service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with Service Part II) |
張欣綠、張郁敏、洪叔民、黃國、連耀南、蔡子傑、蔡琰、苑守慈、苑守慈 |
|
2009年01月 ~ |
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
91 |
傳播學院自我評鑑計畫 |
蔡琰 |
計畫主持人 |
2002年10月 ~ |
教育部 |
校內榮譽一覽 |
||
得獎年度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107 |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
國立政治大學 |
106 |
傑出服務教師獎 |
政治大學 |
101 |
國立政治大學101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
政治大學 |
101 |
資深優良教師 (20年) |
國立政治大學 |
100 |
國科會優等研究獎 |
國科會/政治大學 |
100 |
教學優良教師獎 |
政治大學 |
99 |
國科會優等研究獎 |
國立政治大學 |
98 |
國立政治大學98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
政治大學 |
98 |
教學優良教師獎 (共同及通識課程) |
政治大學 |
92 |
三等服務獎章 |
政治大學 |
91 |
資深優良教師 (10年) |
國立政治大學 |
90 |
2001政治大學春風化雨票選「名牌教授」 |
第七屆政大研究生學會 |
校外榮譽一覽 |
||
得獎年度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103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101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100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99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87 |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 |
科技部(國科會) |
大一時有幸被編入蔡琰老師的導師班,第一次跟老師導生聚時,就深受老師的魅力所吸引。老師就像我們在學校的媽媽一樣,溫暖又貼心,即使同學並 不是老師所屬的班級,老師依舊會時不時關心同學過得如何?學業上、生涯規 劃上是否需要幫助?也永遠歡迎同學與她商談、聊天、訴說心事。
後來也先後修了好多堂蔡老師的課,也參加了兩屆的「巡演車計畫」,從設計結案報告的封面封底,到後來加入巡演行程,擔任活動側拍,讓我對老年傳播更有深刻認識,對台灣各地的老人安養中心更了解,也對蔡老師與臧老師等人在老年傳播和陪伴領域的研究與付出更佳的佩服。
我上過蔡琰老師的戲劇概論、劇場設計、傳播敘事,跟隨過蔡琰老師寫過 小小的研究企劃,跟著老師參與過巡演活動,也跟老師聊了無數次的生涯規劃、生活中遇上的困擾、求學時的疑惑,直至出社會後工作和繼續升學的煩惱,老師也都不厭其煩地給我許多睿智的意見。
我認為蔡琰老師不僅是一位良師,也是我在求學過程中最要好的益友。
好些年前,剛進政大那會,就聞名蔡琰老師的名諱,在小大一的時候就選修了蔡師開設的戲劇概論。果然久仰大名不如見聞其人,雖然第一堂課沒有講課, 但老師站在舞台前活靈活現地講著話,介紹課程也介紹自己,我就被她給深深吸引。我的第一個印象啊,就是感覺蔡師非常有個人魅力。
後來到大三的上學期,選修了「劇場導演」,一樣是蔡師所開。小班制,因此 和老師有了更深入的接觸。在學期末與老師談論到老人議題,因而受邀加入
「人老傳播研究群」,從此,我踏上研究之路。一路上,蔡師像照顧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無論是在學術研究、課程學習,甚至是日常生活,在需要的時候, 都會發現老師一直在身邊照料著,給予建議,但絕不會干預選擇,給予足夠的空間,使我能夠自我成長。
我始終感覺,表達愛的能力,是蔡師給我的啟示。「因為擁抱」。 對於生長在金門的我,來自不善表達情感的家庭,擁抱這件事我從來做不出 來,可是蔡師從不避諱表達愛。每當準備要放長假之前以及放完假回到學校, 離別前和再見上面,蔡師都會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雖然只是一個動作,但對 於我的內心而言,是從一開始的衝擊、驚訝到坦然與接受,在轉化為給予。我 學會了表達愛這件事,對於我的家人,每當回到家,都會給予自己的長輩們一 個擁抱,作為愛的表達。
雖然這件事並不是在說明老師能在學術領域中給予我多大的幫助,因為在學術 學習上的幫助是肯定的就不多敘述。然而老師讓我明白,身為一名教育者、一名學者,生活不只有書本與電腦,而是能夠珍惜與身邊每一個人的緣分,能夠愛這個世界,並且能夠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愛。
「是師如母,如姐如友」,老師不僅願意分享她的經驗、她的空間,也願意走進我的生活圈。於我而言,自大三進入研究群,在異地生活如獲一群家人,甚至可以說,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而我深深感恩著。到了後來才發現,蔡師的日常就是一場戲,處處充滿驚奇,有著各種可能性,然而不變的是,對世界始終保持著一顆良善的心、好奇的心。
蔡師,是我的恩師,真的,滿滿的感恩與感謝。
大一時因為戲劇概論認識了老師,讓我對於戲劇的想法繼續往令人高興的方向前進,當然也讓我更深的認識劇場。而那年夏天有機會參與巡演車的活動,我看到、學到了相當多,同時也思考了各式各樣的的事情。
這幾年總是受到老師的照顧,留在老師身邊學習,到最後願意拉我進研究群。 也許我並沒有表現出相對應的積極,不過仍能感受到老師仔細的這顧到每一個人的情緒。
我是組織能力比較差的類型,和大部分的同學比起來需要更長時間消化與吸收新資訊。老師都願意給我時間,等我組織好感情與語言,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好是壞,不過讓我有了被瞭解 、被聽見的機會,真得是非常感謝的一件事。
值得被感謝的部分還有相當多,族繁不及備載,謝謝老師的信任與尊重,願老師與老師所愛的所有人,健康平安。
一年級的時候上了蔡琰老師的課,之後有幸加入老師的研究群協助老師,在於老師相處的過程中深感師恩,實在是拙劣的言語無法表達的。於公,蔡琰老師教學嚴謹,在理論課上深入淺出,更是我在戲劇上的啟蒙老師,更在實作課親自下場與同學一起工作玩樂,除了上課時間外也付出大量時間參與同學的工作和排戲過程,在課程資金不足時為學生出錢添購道具,所付出的心力絕對遠超於普通課程的重量。在研究上,老師更是嚴謹對待每一個工作細節,也定時舉辦讀書會,讓讀書會成員互相討論,進而激發不同面向的思辨。於私,老師是慈祥的母親,對於學生的生活殷切關心,還會自掏腰包購買晚餐給學生,對於學生的人生規劃也有許多懇切的建議和協助。作為一名在海外求學的僑生,老師經常關心我的身心靈狀況,人生規劃乃至於生活近況,讓我即使在海外也感受到如母親一般的關懷。與老師的相處過程中,我所獲得的遠超於知識,更是待人處世的態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和生活起居的關懷。作為老師的學生,我很自豪,也非常感激老師對我們的付出!